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 > 信息公开目录 > 生态环境 > 环评项目
建设项目拟作出审批意见公开︱湖南益嘉瓷业有限公司年产3200万件日用陶瓷建设项目
经审议,我局拟于近日内批准《湖南益嘉瓷业有限公司年产3200万件日用陶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现就项目环评相关情况予以公示5个工作日。如有意见,请在公示期内向我局来信来电进行反映。
联系地址:株洲市生态环境局醴陵分局
联系电话:0731-23283536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提出听证申请。
项目名称 | 湖南益嘉瓷业有限公司年产3200万件日用陶瓷建设项目 |
建设地址 | 醴陵市嘉树镇渗泉村 |
建设单位 | 湖南益嘉瓷业有限公司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湖南宏晟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项目概况 | 项目总投资53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215万元,占总投资的4.06%),占地面积34858m2,总建筑面积25550m2,生产工艺线包括制泥、制釉、制模、成型、施釉、烧成、贴花、烤花、包装等,主要生产设备包括球磨机、榨泥机、练泥机、滚压机、链式干燥机、全自动控制天然气加热的辊道窑及烤花窑等。项目已建成运行多年,项目构筑物主要包括泥料制备区、釉料制备区、模具制备区、一分厂、二分厂、烤花车间、研发中心、食堂、泥料库、成品库等。项目可实现年产日用陶瓷3200万件。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 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制泥压滤废水车间内沉淀后直接回用于球磨工序,无压滤废水外排;配釉间设备清洗产生的含釉废水经絮凝沉淀处理在车间或生产设施排放口做到总镉、总铬、总镍、总铅、总钴、总铍、可吸咐有机卤化物达标后,全部回用于制釉车间磨机、釉桶清洗;其他生产废水(车间冲洗、制模、洗坯)经废水处理站(规模为35m3/d)采用三级絮凝沉淀进行处理后大部分回用(10606.75m3/a),少量(558.25m3/a)达到《陶瓷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4-2010)中表2新建企业水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外排外排至东侧小溪沟后进入向阳河,最终流入铁河。食堂废水经隔油池预处理再与其它生活污水一起经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处理规模30m3/d)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表4一级标准后,外排至东侧小溪沟后进入向阳河,最终流入铁河。项目生产废水大部分回用不外排,外排废水量很小,对周边外环境影响较小,项目生活污水经处理后达标外排,生活污水量较小对周边地表水影响不大。 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对生产车间、废水处理设施、废水收集输送管道、危废暂存间、固废暂存间及路面场地等采取防渗漏处理措施,通过源头控制、分区防渗,对地下水水质基本无影响。 大气环境影响分析:窑炉以天然气为燃料,烧成、烤花产生的废气达到《陶瓷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4-2010)新建扩建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及其修改单限值,其中烤花废气中VOCs达到《印刷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DB43/1357-2017)中标准限值,经15米及以上排气筒排放;原料库采取三面围挡、设置水雾喷淋等措施,袋装原料的拆、卸载在密闭车间内进行,配料在密闭车间内进行,并采取定期清扫、洒水抑尘等措施,确保无组织排放粉尘达到《陶瓷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4-2010)表6现有企业和新建企业厂界无组织排放限值要求;食堂油烟经油烟净化器处理达到《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要求。本项目已投产运行多年,根据评价范围内代表性敏感点大气监测结果可知,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各种大气污染物浓度均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及相应的评价标准限值要求;本次新增烤花车间,通过预测可知本项目营运期废气污染物排放对周边环境及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的影响不大。 声环境影响分析:因本次新增烤花车间噪声源较少,噪声值较低,且项目烤花车间位于厂区中部,距离厂界及周边敏感点均较远,故新增的噪声贡献值较低,在叠加现有厂界噪声背景值的情况下,预测值仍能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2类标准要求,周边敏感点环境噪声值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要求。 固废影响分析:项目对固废实行厂内资源化利用,将废坯、污泥全部回收作为原料。其次对于厂内不能自行资源化利用的固废采用外售或作为筑路材料等方式综合利用,除此以外,生活垃圾委托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项目所产生的固废均得到100%合理处置。 环境风险分析:项目的环境风险源来自于天然气输送管道。项目可能发生的危险事故主要为天然气管道的泄漏、火灾和燃爆风险。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等必须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置、严格执行国家的防火安全设计规范,应保证施工质量,严格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严格管理,提高操作人员的素质和水平,避免或减少事故的发生。在严格落实本报告的提出各项事故防范和应急措施,加强管理,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可能发生的环境风险。且一旦发生事故,也可将影响范围控制在较小程度之内,减小损失。因此,本项目产生的风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是可接受的。 |
公众参与情况 | 按生态环境部《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生态环境部令第4号)规定执行。 |